撑不起的亿航“空中的士”梦


在无人机市场,相比于被人们熟知的大疆,亿航不算知名,但说到应用级无人机领域,提起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亿航完全可以与大疆相提并论

撑不起的亿航“空中的士”梦

在无人机市场,相比于被人们熟知的大疆,亿航不算知名,但说到应用级无人机领域,提起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亿航完全可以与大疆相提并论。

算起来亿航已走过6个春夏秋冬,其最初业务与大疆科技一样做消费级无人机,但由于大疆在消费级无人机市场遥遥领先占下市场大半份额,中小型无人机公司难以与大疆抗衡,被迫转型至应用型无人机,亿航也是落难中的一员。

不同于其他落难无人机企业,转战应用级无人机市场后,亿航因研制出全球首款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AAV)EHang 184一炮而红。

2016年美国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亿航全球首款客运级自动驾驶飞行器(AAV)亿航184初次亮相,拉进了人们“空中的士”梦想与现实的距离;2018年,亿航 184一段飞行测试视频,再次点燃了人们对“空中的士”的热情。

2019年,亿航智能成功在美上市,被称为“无人机上市第一股”,业务重心聚焦于城市空中交通业务、无人机编队表演、智慧城市及其他用途商用无人机,定位十分明确:一家智能自动驾驶飞行器企业。

而今,孩童梦中坐上“空中的士”的2020年到了,可亿航载人无人驾驶飞行器还是迟迟未能大规模量产。从无人机到新型交通工具的转变是一条漫长的路,用户等得不耐烦,守着百亿级市场的亿航同样不容易。

无人机的商业潜力

当大玩具变成应用工具,无人机市场被无限扩大。

当下,人们热衷于利用无人机取乐,以此满足更高、更宽观望视野的需求。由此,无人机被广泛用于遥控玩具、灯光表演、个人航拍和影视航拍等等,而基于用户庞大的消费需求,消费级无人机近年来销量高速增长。

网络公开数据显示,2013-2015年全球消费级无人机规模从14.95元亿增长至110.5亿元,销量从 60 万台增长至 430 万台,预计到2025年,中国民用无人机市场可迅速上升至700亿元以上。

其实,航拍、灯光表演等仅是目前无人机应用成熟度最高、市场需求量大的场景,但无人机的应用场景并不局限于此。凭借高效率、低成本、低风险、灵活性高、效果好等优势,应用级无人机正在逐步覆盖交通、农林、安防、电力、物流、地理勘探等传统产业。

其中,城市空中交通市场就存在着巨大的增长机会。

根据权威研究机构Frost&Sullivan数据,2018年全球商业自动驾驶飞行器(Autonomous Aerial Vehicle, AAV)市场为37亿美元,预计2023年将增长到1037亿美元,CAGR为95%。中国是商用AAV市场的领头羊,预计2023年将占全球市场的48%。另外,根据摩根士丹利发布的研究报告,城市空中交通市场估值在2040年将达到1.5万亿美元。

无人机企业探索“空中交通”市场是意料之中的事。

一方面,商用AAV的实现,可以用于多种场景,如日常通勤、观光、搜索和救援以及应急和救灾,解决现阶段通勤拥挤的问题、优化旅游观光服务以及提高危急时刻搜索和救援能力,满足人们对智慧城市的联想。

另一方面,商用AAV有望缓解地面物流运输劳动力成本高的问题,是未来中短距离物流运输理想选择。目前,利用小型无人机进行短途物品配送仍处于初级阶段,相信随着AAV技术的不断进步,大规模的空中物流配送体系在未来会被实现。

随着人们“智慧城市需求”的进一步扩大,可以预见商用AAV的应用将迎来快速增长,而无人机应用越来越广泛,覆盖范围越来越广,可挖掘的空间可以说是无限大。

空中交通撑不起亿航梦

亿航走出了一条与大疆截然不同的产品研发道路,大疆的产品多为用于航拍的轻巧、便携的消费级无人机,而亿航的产品多为大型飞行器。

在招股书中,亿航表明:2016年末开始淘汰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向行业应用转型,主要为城市空中交通(载人飞行和商用物流)、空中媒体(无人机编队进行表演)和智慧城市管理(给企业和政府提供飞行平台定制解决方案)服务。

不出意外亿航“空中交通”的故事很吸引人,其成功在美上市,只是上市后亿航依旧深陷亏损泥潭。

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第四季度,亿航营收5470万元,同比增长421.4%;净亏损20万元,2018年同期净亏损为3070万元;调整后(不按美国会计通用准则)净利润为290万元,2018年同期为净亏损2560万元。

2019年全年亿航营收1.218亿元,同比增长83.2%,净亏损4800万元,同比收窄40.4%;调整后(不按美国会计通用准则)净亏损为3190万元,同比收窄45.2%。

在此之前,亿航无人机2017营业收入为3170万元净亏损则分别有8658万元;2018年营业收入为6649万元人民币,净亏损8046万元。

亿航2019年全年收入上涨、净亏损缩窄,主要是得益载人级无人机亿航216销售的大幅提升。财报数据显示,亿航城市空中交通业务营收8590万元,同比增长26.6倍。其中,2019年亿航累计销售载人级AAV(亿航216)61架,相比之下2018年仅为3架,整体呈现向好发展态势。

诚然,亿航将载人级AAV卖出去获取了高收入但亏损依旧如影随形。而且从企业可持续性发展来看,亿航倚靠的城市空中交通业务,在现阶段很难支持其收入的稳定增长。

一来,“空中交通”在可实现性、安全性、商业模式以及法律层面还存在不确定性,未来发展难以意料。

当下,亿航放弃消费级无人机业务,全身心投向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业务,但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业务仍处于行业初级阶段,尚未有国家或地区正式批准载人级AAV的商业化运营,亿航现阶段销售出去的载人级AAV仅用于测试、训练或演示,大规模商业化在短期很难实现,市场投资风险很大。

二来,亿航研发新事物、开展新业务,其研发费用、营销费用、行政费用等成本必然不低。

亿航财报数据,在营运费用方面,2019年第四亿航的研发费用为1550万元,同比增长16.6%,主要由于产品研发导致的人力和物力费用增加;营销费用同比增加54.1%至820万元,增加的原因是全球范围内推广力度的增强。

即使亿航不缺钱,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不完善的市场政策、行业法规,不成熟的技术应用等因素会制约其接下来的发展,亿航整体营收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

技术是未来命门

相比消费级无人机,应用级无人机往往有更高的技术要求。

亿航空中交通解决方案主要包含载人无人机销售以及无人机物流,载人无人机相当于民用空中交通工具,其技术门槛不言而喻。亿航智能创始人胡华智曾说:这是最难走的一条路,因为一旦涉及到载人,产品就必须有极高的安全系数,这不是一朝一夕能生产出来的,而是需要长时间的研发投入和积累。

同样,想要发展无人机物流业务也难绕过技术门槛。

物流无人机作业场景复杂,所以要求物流无人机具备障碍回避、物资投放、自动进场着陆等功能,而相匹配的技术则是高精度、高可靠性、高抗干扰性能。由此,对GPS信号精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针对GPS信号精度问题,亿航曾与华为建立合作,提出共建联网无人机“数字天空计划”的解决方案。但从市场反馈来看,无人机物流在实际操作中还存在很多困难,技术不够成熟。

再有,京东、顺丰等国内物流巨头也在大力推动无人机送货体系的建设,相比下亿航做无人机专业,但在物流配送资源、经验上远远比不上物流巨头。和亿航载人无人机一样,亿航无人机物流的商业化之路坎坷难行,且目前为止还未产生任何收入。

总之,交通、物流、安防等不同应用领域有不同的技术要求,核心技术的差异化决定无人机企业在各个领域的发展上限和广度,未来各大企业还需在核心技术上下功夫打造差异化的技术竞争优势,这也意味着无论是行业还是亿航,都还需要一定的时间来打磨核心技术。

2020年或将是应用及无人机迎来新机遇与变革的一年。5G、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型智能化技术与工业级无人机的不断融合,将增强各大无人机企业核心技术研发能力,进而推动应用级无人机商业化的完善。亿航官方也表示: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对公司产生了短期影响,但预计2020年总营收同比将至少增长200%。

我们期待,亿航智能创始人胡华智所说的,“过去只能在电影里看到的空中交通,不是未来,而是现在”,尽快成为现实。

文/刘旷公众号,ID:liukuang110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