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龙cpu怎么样,购买锐龙cpu的须知常识


AMD Ryzen(锐龙)处理器的发布也有一段时间了,玩家们对它期待已久,热情高涨,寄予厚望,AMD也不负众望,Ryzen的实测性能大幅提升,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然而理性地想想,在购买之前,一些事情你必须知道。

关于锐龙处理器,你应该知道的事都在这

盒装锐龙AMD Ryzen 7处理器

CPU型号

目前只有三款Ryzen 7系列型号在售,分别是Ryzen 7 1800X、1700X和1700,它们都是8核心16线程,8x512KB的L2 Cache,2x8MB的L3 Cache,规格上只有频率的差别。

Ryzen 7 1800X,基频3.6G,全核心加速3.7G,双核XFR 4.1G,TDP95W,3999元

Ryzen 7 1700X,基频3.4G,全核心加速3.5G,双核XFR 3.9G,TDP95W,3099元

Ryzen 7 1700,基频3.0G,全核心加速3.2G,双核XFR 3.75G,TDP65W,2499元

PCEVA网友经对比后发现,三款Ryzen 7处理器除默认频率有些差别外,超频平均体质也有微小的差距,1800X普遍好些,1700X次之,而1700普遍差些,但总体来讲超频能力都可以在1.25-1.35v的电压下全核心达到3.9G-4.0G的水平并稳定日常使用,超到4.1G或再往上想要长时间稳定运行则很困难,仅能跑测试。所以综合价格差距来看,Ryzen 7 1700仍然是这三款当中最值得购买的型号。

关于锐龙处理器,你应该知道的事都在这

AMD Ryzen 7 1800X外观

主板

目前各大厂商的X370、B350主板都已经上市,A320也有部分型号可以买到,其中X370和B350都支持超频。从具体产品上看,X370高端些,厂商也会做足各种功能,有特殊需求的用户可以考虑,而B350是满足“够用就好”的原则为出发,价格也更亲民,满足绝大多数用户日常使用。如果要超频到4G左右使用,建议还是购买X370主板。

关于锐龙处理器,你应该知道的事都在这

技嘉AB350-GAMING 3主板、九州风神Captain 240 EX散热器支持AM4平台

散热器

目前在售的盒装Ryzen 7 1800X和1700X是不带散热器的,Ryzen 7 1700盒装则带有散热器。老的AM3、FM2平台扣具是不能兼容AM4平台的,一些大陆及台系厂商例如采融、九州风神等,及时跟进推出了对应的散热器扣具,但很多欧美散热器厂商至今为止还未推出AM4平台扣具,所以在选购散热器的同时,一定要仔细确认或向商家咨询是否支持AM4平台。

内存

由于AMD Ryzen处理器内部的总线架构设计关系,内存的频率提升会给性能带来一定的提升,因此高频内存是值得选购的对象。但Ryzen的内存控制器也并不能支持太高的内存频率,DDR4-3200规格的内存是首选。

SSD固态硬盘

Ryzen处理器设计有一条直连CPU的PCIE 3.0 X4接口,带宽高达32Gb/s,可以走NVMe协议,因此NVMe的高速固态硬盘是可以使用的,绝大多数X370和B350主板也会有一个M.2插口供使用NVMe固态硬盘。当然,传统的SATA3接口固态硬盘也同样可以使用。

电源

Ryzen在超频后,功耗可大幅增加,超到4G时最大功耗可达160W以上。即使在默认频率下,Ryzen 7 1800X的功耗也经常达到100W甚至更高,Ryzen 7 1700则稍好一些。所以如果要超频使用,建议给CPU留出200W供电的余量,再搭配一张中高端游戏显卡,以及若干硬盘,电源选择功率450W起步很有必要。

关于Ryzen的性能

Ryzen 7八核心的理论测试项目性能基本上可以打平Intel Core i7 6900K,游戏FPS因为Windows线程调度问题还要稍逊一些,但差距都非常小,随着Windows RS2的发布,这个问题应该会马上得到解决。总的来说,Ryzen比推土机已经进步了相当多,终于可以回到那个和Intel平起平坐的年代了。

关于锐龙处理器,你应该知道的事都在这

Ryzen 7 1800X vs Intel Core i7 6900K性能测试

关于网上出现的“Ryzen 7 1800X不敌Core i3 7350K”的文章

自3月起,一些商家高价进货i3 7350K,发现销量并不如预期,于是联合Intel公关策划了这么一篇文案,之后Intel公关找到媒体,出文章。

关于锐龙处理器,你应该知道的事都在这

根据上边这则PCEVA网友曝光的内部消息来看,Intel公关为“媒体老师”们精心策划了这一文案,毕竟钱已经给到那些媒体,媒体也不得不去做,相信在4月11日前,这类文章还会继续出现。

公关的动作,也从另一个角度印证了,Ryzen的出现,Intel方面已经引起足够重视,过往几年没有竞争就没有动力的局面已被打破。希望在未来,我们也可以看到Intel产品更新性能进步的积极性提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