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企业不会是阿尔斯通,应对美国封杀和肢解的底气是什么?


美国打压和肢解对其本土企业构成威胁的跨国公司,可谓驾轻就熟,劣迹斑斑。最典型的例子就是通用电气对阿尔斯通能源和电力业务的收购案

2014年,通用电气“强行”收购了法国阿尔斯通的能源和电力业务。而整个收购过程,在前期都是围绕着当时阿尔斯通的首席执行官柏珂龙进行的。美国对阿尔斯通高管的经济违法行为进行长臂管辖,但是阿尔斯通的首席执行官柏珂龙一直采取不合作的态度。于是,美国司法局在通用电气的暗中支持下,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对阿尔斯通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在其公司内部收买了大量内线,收集了大量的证据准备起诉阿尔斯通公司,尤其是针对柏珂龙个人。

能源销售副总裁皮耶鲁齐作为阿尔斯通的高管第一个被美国司法局逮捕,紧接着阿尔斯通的其他高管也接二连三的被逮捕,这些举措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逼迫阿尔斯通的负责人柏珂龙先生就范。而根据最终法国官方的调查,柏珂龙接受通用电气的收购建议,确实存在被美国全球抓捕和坐穿牢底的恐惧。

最终柏珂龙与美国司法部之间达成了某些协议,而阿尔斯通这家曾经横跨全球电力能源与轨道交通行业的商业巨头,也因此被美国人“肢解”。

整件事情,最受诟病的其实并不是美国司法部对阿尔斯通的长臂管辖。而是在长臂管辖之后紧随而至的廉价并购。综合种种证据表明,这两件事关系紧密。就通用公司来说,先作为原告支持美国司法部介入,对其它国家竞争企业的高管进行抓捕,再以此为突破口,收购对方公司,做这样的事情,阿尔斯通只是第五个“受害者”。

当然,美国和法国表面上还是友好国家,所以此次收购过程被包装成了正常的商业收购,包括渲染阿尔斯通公司本身的经营陷入困境。但很多疑点还是被也业内人士所诟病。

第一:当年阿尔斯通集团的经营确实存在一些问题,国企病很重,可其能源业务是最赚钱和最稳定的业务,优先把优良资产卖掉,并不符合常理。

第二:当年西门子和三菱重工也对收购阿尔斯通能源和电力业务提出了报价,并且显然条件更好,可最终没有被采纳。

第三:在阿尔斯通能源业务被收购没有多久,原本被判处125年监禁的阿尔斯通高管就获释了。

此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政府对日本半导体产业的打压,直接导致了日本的产业链出现了断层,并为日本电子产业十年后的没落埋下了伏笔。

至于韩国三星,其优先股的股权中,89%的优先股由外国投资者持有,这里面80%以上的股份是由美国投资机构所持有,特别是华尔街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机构。表面上决策权还在韩国人手中,但经营的利润全都流入了美国人的口袋。

这些国家,国内人口不多,面积不大,没有足够的市场空间。所以这些国家的公司,要想把生意做大,就只能做全球生意。而只要做全球生意,就只能看美国脸色办事,只能接受美国法律的长臂管辖,而且只有汤喝,没有肉吃。

但中国企业不同,维持好大陆的基本盘市场,做好14亿人的生意,其覆盖的人口已经超过了整个北美洲和欧洲之和了,这也是被封杀的中国企业坚信能够渡过难关的底气所在!

中国企业不会是阿尔斯通,应对美国封杀和肢解的底气是什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